心理专栏

以文养心、与心理学家面对面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专栏 > 林言|亲子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在线预约咨询

女孩要富养?

来源:心理咨询中文网 作者:周涵 发布时间:2014-03-04 | 浏览:1596 我要评论 如果你自身感觉富足,你就能给出“有你这个女儿,我很富有”的信息,那么,当她手里捏着一根糖水冰棍,她会无比珍惜地吸了又吸;而不是,眼睛死盯着别人手中的哈根达斯不放。

  电视剧《蜗居》中,海藻妈对女儿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我吃亏就亏在这辈子没钱,没为你们姐妹两个提供好一点的生活环境,但凡你们从小经历过富裕,也不会为眼前的小恩小惠所迷惑。”

  乍听这话,极有道理:吃过哈根达斯的女孩,会被几根糖水冰棒骗走吗?然而,它又经不得细究,毕竟,不是所有“穷养”的女孩,都见不得小恩小惠;也不是所有 “富养”的女孩,在利诱面前能做到毫不动心——虽然她吃过哈根达斯,但万一拿冰棒的那双手,使她觉得甜蜜呢?


女孩要富养

  女孩要富养?到底富在哪里?林紫老师来解答。

  其实我不太赞成“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说法,是孩子就要“富养”。只是富在哪里,如何才富,相信越来越多的妈妈知道,它不单单停留在物质的层面。

  2013年开始,我先后去了近三十个地方,给一万多名家长讲《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安全感》。为了帮助家长们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感和“富养”,我常常举新闻曾报道过的“完美女孩”的故事:20多岁的女孩,家里条件好,衣食住行都给的是高规格。连文化教育上,也是最好的。进国际学校,到国外留学,孩子习惯了一切都要“最好的”。然而,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事事完美,当女孩发现这一点后,因为无法面对现实,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其实,如果一个人内心不满足,给她再好的物质、文化、教育,她也不会感觉到“富”,即使她穿着PRADA,进出纳斯达,她也会有“贫困感”,总觉得还有更好的东西在等着,更好的东西去追求。无法真正的安静下来,去品尝已有的一切。

  反之,那些内心安足自在的女孩,即使住在贫民窟,也会显示出富足盈余的状态,你没看见,她总是面带微笑,还会顾及到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吗?

  这些不是说教,也不是出现于电影里。这样的事实,我亲历了很多。

  去年我去一家寺庙,探访那里收养的孩子们。这是一家古庙,造在半山腰上,车子很难进去,所以很幽静。我去的时候,看见很多衣物、用品和米面堆积一处,我当时想,那些传闻是真的吗?怎么不将这些捐赠用到孩子们身上呢?因为外界有流言,说这里的法师让孩子们饿着冻着。

  等我见到了那些孩子,与法师静心交谈,我才理解他的用心。这些孩子都是弃婴,大多重度残障。刚收养的一名婴儿,出生才五天。孩子刚出生就被放在纸箱里扔在寺庙门口,差点冻死。庙里的阿姨日夜守护,用2只奶瓶喂养,一只喂奶一只喂萝卜汁,才把他救活。

  虽然孩子们大多重度残障,然而那眼神,清澈、安宁,看不到丝毫的不满和怨恨。连同法师和几名义工,寺庙里仅有4个大人,但就是这4个人,给这些孩子创造出一个清平的世界。法师教导他们,饭食七分饱,衣留三分寒。看到孩子们清明的状态,我立即明白了法师的智慧:人对物质的需求,确实只需七分就够了,其余三分,喂养的是贪欲。

  我进去时,正好遇到一对有善心的夫妇,怕孩子们冻着,他们送来了20多床冬被。放下被子,他们就准备离开。但法师一再示意他们留下,听听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许,不仅仅是被子?——大多数捐赠者,留下衣物就匆匆走了。法师说,现在寺庙里缺的不是金钱,不是物资,而是能陪伴这些孩子的人。如果有人带着善心来这儿,他希望不是代替孩子洗衣做饭,而是教孩子们怎么做,教会他们如何去生存、去生活;希望善心人只为孩子们传播善知识、而不是被外界多余的信息污染;希望他们能耐心地听听,懂得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

  但很显然,这是最难的。

  匆忙的时代,大多数父母都鲜有时间,低下头去听听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更何谈对着这些残障的孩子。

  曾有人看到部分孩子可以通过手术恢复正常,就免费资助去医院手术,但寺庙里的人似乎不太热心,这引来资助者们强烈的不解……和法师一交流才知道,在他眼里,这些孩子本身就是圆满俱足的,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即使他们缺胳膊少腿,在他眼里,也是造物的精华。

  对于这些孩子,人们通常用眼睛在看,而这位法师,是用心在看!他用一颗慈悲透明的心,看到孩子圆满富足的样子。难怪孩子们的眼神,如此清亮,因为他们的心,没有被匮乏不满污染过。

  这次拜访确实给了我很多启示。

  到底什么叫“富”?富并非拥有更多,而是懂得珍惜。更多会刺激贪欲,反倒产生更多“贫困”感:当她有2条裙子,她会想:为什么我只有2条,隔壁小丽有3条!而教会孩子学着珍惜,她也许会想:我竟然有2条裙子!小丽没裙子穿,我可以分一条给她!

  当你不惜花取重金,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带着TA奔走在舞蹈、钢琴课上,培养孩子的文化修养和气质时,你是否想过,这是否因为自己心头的不满足感——因为你不会,所以你希望女儿能有修养和气质?或者,你觉得女儿不足,需要通过这些,才能实现你所认为的圆满?

  如果你内心带着“匮乏感”、“饥饿感”,即使你花费再多金钱,付出再多代价,你也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富养”孩子,所以要想真正富养,父母要做的,恰恰是看到,并填补好,内心的匮乏感。

  当你自己觉得自己圆满、富足了——即使拥有的很少,有两件裙子,会觉得太好了,还能分一件给别人;而不是如果有两件裙子会想着,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那样,拥有三件?——你就会觉得女儿也是圆满的:即使她长相不如意、考试有失误、性格有些调皮……你都能接受,都会给出“有你这个女儿,我很富有”的信息——那么,如果她手里捏着糖水冰棍,她会无比珍惜地吸了又吸,而不是,紧盯着别人手中的哈根达斯不放。林紫心理机构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咨询邮箱:zixun@counseling.com.cn

本文章对我有帮助
文章编辑:Hannah
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如花开放。林紫上海心理咨询:021-64333183  林紫深圳心理咨询:400-098-0708
林紫北京心理咨询:400-098-0708   林紫成都心理咨询:400-098-0708
网友评论/Guest Comments:

林言|亲子

本栏作家:林紫 本栏作家:林紫 寄语:因为爱,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悲悯,所以,我愿以微小的自己照映视线所及的生命,因为我相信善的蝴蝶效应。爱在当下,不在将来,让我从点滴的温暖开始做起。

林紫心理博客

林紫老师微博

林紫,中国知名心理机构——林紫心理机构创始人,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企业员工心理关怀EAP专家、专栏作家。她的成就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接受近百家媒体的专访。爱生活,爱工作,爱写作。著有《心灵捕手》丛书,发表文字近千万。

专栏:林言|亲子

林言|亲子

作家:林紫

创建时间:2011-05-08

专栏:薛眼|文化

薛眼|文化

作家:薛伟

创建时间:2013-11-04

专栏:丁丁谈性

丁丁谈性

作家:丁力

创建时间:2011-09-01

专栏:叶落有声

叶落有声

作家:叶斌

创建时间:2011-05-18

专栏:济群安心

济群安心

作家:济群法师

创建时间:2011-06-08

专家心理咨询师:薛伟

直接预约

专家心理咨询师:薛伟

2011-11-03 浏览:2594

擅长咨询领域:擅长解决社会文化相关的心理问题、青少年个人成长相关的心理问题、宗教相关的心理问题及白领阶层的婚姻与情感问题。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傅玲

直接预约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傅玲

2007-05-30 浏览:1324

擅长咨询领域:婚外恋、婚姻危机、性心理、家庭暴力;亲子关系、青少年逆反心理;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等。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李滢

直接预约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李滢

2011-01-11 浏览:1822

擅长咨询领域:恋爱情感问题;婚姻关系问题;家庭成员关系问题;儿童、青少年成长问题;轻度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情绪问题。

普通心理咨询师:邵㑳颖

直接预约

普通心理咨询师:邵㑳颖

2013-01-18 浏览:617

擅长咨询领域:解决由亲子关系引起的困扰,改善夫妻或情侣的婚恋情感,规划职业发展,帮助个人,青少年及儿童成长和发展,危机干预,探索性心理等。

视频:放下——圣多纳释放法

视频:放下——圣多纳释放法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9-18
播放:1662  评论:0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

类别:专业心理视频
日期:2013-07-18
播放:603  评论:0

视频:《91公分之外》

视频:《91公分之外》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3-28
播放:1386  评论:14

《黑洞》的诱惑

视频:《黑洞》的诱惑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7-31
播放:3112  评论:5

视频:奥斯卡短片——孤独的下棋老人

视频:奥斯卡短片——孤独的下棋老人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6-15
播放:2870  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