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妈问:
我的女儿今年5岁半,今年她自己提出想学钢琴,可这才学了10节课,就想退缩。我让她练琴,她总是找各种理由不想练习,有时我被她气得会发脾气。想问该怎样提高她的兴趣,让她坚持下去?
林紫答:
家有琴童,在国外常常是件快乐的事,因为全家人可以一起分享音乐的美妙。可是在国内,“学琴”这件事似乎成了家庭杀手——原本愉快的相处时光,突然间变得电闪雷鸣、温柔的妈妈则被迫化身“凶神恶煞”……不仅如此,有的夫妻关系也随之恶化——妈妈含辛茹苦地陪练,希望孩子坚持;爸爸则忍无可忍地咆哮:算了吧算了吧,受不了家里可怕的气氛!……于是,我们的咨询室里总有一些因学琴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小来访者:他们不是无缘无故大发脾气、就是无端哭闹不肯上学,最令人心疼的是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的极端行为……
是什么让中国的琴童们如此痛苦?点点妈的问题其实同样困扰着成千上万琴童家长们,所以,我的女儿圆子4岁开始自己选学钢琴时,我便给圆外婆打气说:“准备好了哦,我们的琴童‘小菩萨’来了,这尊“菩萨”可是专门来修炼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的!”
视孩子为“菩萨”,并非玩笑,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恩——假如我们将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时刻都当做修行,假如我们视孩子为自己的“上师”或明镜,那么孩子学琴的过程,正好也是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里,藉着孩子从好奇到厌恶、从温顺到抗拒、从勤奋到偷懒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自己内心的情绪变化:从高兴到不解、从得意到生气、从满足到失望……更深的层面,还有自责、委屈、担忧、甚至绝望。看清自己,我们才有可能穿过情绪的迷障、看到孩子的天性以及学琴过程里真正所需的支持,继而陪伴孩子一起在枯燥的练习里创造出欢乐。换句话讲,“提高孩子兴趣”的前提,是琴童家长们先管住自己的情绪,把“被她气得发脾气”变成“她给了我一个机会学习情绪管理”。唯有如此,孩子才不会因为情绪伤害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也才有坚持下去的可能性。
做到了前面一步,帮助孩子的办法也就应运而生。比如像圆子的外婆一样温柔地问:“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我能帮你什么吗?”比如像圆子妈妈一样找盆植物做听众,让孩子观察一下小叶子们听了她的演奏会有哪些变化,让她在叶子的生长变化中找到弹奏的乐趣和价值。再比如,做孩子的学生,让她在手把手教你的过程中,体会到坚持的重要性。你还可以读些好书来帮助自己,比如:《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学琴日记》、《和孩子们聊音乐》等等。当你静下心来阅读,你会发现,真的就像音乐教育家托马斯.塔珀所说:“音乐如果不能带给小孩子们真正的快乐,就该怀疑我们的音乐教育是不是合理得当。我们不了解孩子,所以常常压抑他们的正常天性。音乐必须从个性里引导出来,而不是强行灌输到个性里。”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咨询邮箱:zixun@counseling.com.cn

本栏作家:林紫
寄语:因为爱,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悲悯,所以,我愿以微小的自己照映视线所及的生命,因为我相信善的蝴蝶效应。爱在当下,不在将来,让我从点滴的温暖开始做起。
林紫,中国知名心理机构——林紫心理机构创始人,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企业员工心理关怀EAP专家、专栏作家。她的成就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先后接受近百家媒体的专访。爱生活,爱工作,爱写作。著有《心灵捕手》丛书,发表文字近千万。
创建时间:2011-05-08
创建时间:2013-11-04
创建时间:2011-09-01
创建时间:2011-05-18
创建时间:2011-06-08

擅长咨询领域: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基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职场经验; 在婚恋情感、个人成长、学生问题、职场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有较丰富的咨询经验。

擅长咨询领域:各类神经症(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癔症等)咨询与治疗,恋爱、情感、婚姻等问题的辅导和咨询,子女教育和家庭心理辅导,青少年问题咨询,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9-18
播放:1662 评论:0

类别:专业心理视频
日期:2013-07-18
播放:603 评论:0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3-28
播放:1386 评论:14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7-31
播放:3112 评论:5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6-15
播放:2870 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