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件西藏艺术作品最终售得340万美元,而且在八天后的拍卖会上,87件佛教艺术品净赚1040万美元。对画廊的老板来说,生意兴隆是佛教在中国流行的另一个佐证。他说每年都有数百万以上的佛教徒,他们当然希望在家中摆放佛像,让自己内心平和。
佛教兴盛,这似乎和官方的无神论相当矛盾。这种信仰的日益普及反映中国的雅皮士向往意义,佛教对物质主义的排斥以及对生命短暂本质的强调越来越吸引他们。经营着三家精品酒店的美国人布拉姆(Lawrence Brahm)表示,这些人有宝马,有乡间别墅,但他们很无聊,他们意识到生命不止是收集玩具。佛教的流行令信仰相关的业务急促发展:飞往拉萨的航班早预定了,寺院在建宾馆,免费下载佛经的网站扩散蔓延。
公元一世纪,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其兴旺期延续到近代。1949年以后,共产党并不鼓励宗教,但佛教并没有完全消失,一些信众默默地在家中设神坛。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拥抱市场力量,此后这种信仰就在乡间复兴,农民前往翻新的寺庙,在那里烧香祈祷。
在过去几年,这种信仰在白领阶层获得共鸣。随着中国的双位数增长进入第五年,一天工作12小时和周末加班已经成为必须。李星露(音译,Li Xinglu)是一个典型:努力工作、成功、空虚。她经营一家推广公司,她与流行歌手、外交官和企业家为伍。但总有些失落。她抽烟、喝酒、整晚在俱乐部度过,花很多时间追求快乐。
她常常梦见去世的奶奶,加上和有宗教倾向的同事交谈,她有了想法。不久以后,她前往青藏高原的一座寺庙,遇上了她的老师,一位19岁的僧人。老师给她指了一条新路。如今,李星露暂时放下事业,把重点放在慈善行动,包括为西藏一座孤儿院筹集资金。她认为她的皈依制止了她的精神堕落。
不久以前,中国年轻人飞往泰国等地方享受阳光、大海和沙滩。如今,像李星露一样,很多人前往国内的佛教静修处。为了这些游客,寺庙得到翻新。上海玉佛寺现在是中国最有名的佛教胜地之一。这座有126年历史的寺庙经营着它有着44个房间的宾馆(双人房价格:134美元),还出售护身符、关于和尚念经的DVD以及其他道具。(希望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和尚甚至参加MBA的寺院管理课程。)
一些传统人士不满佛教变得过于时髦。一些僧人忙于吸引游客。在人民大学教授宗教学的玄方(音译,Xuan Fang)表示,商业化是中国佛教的最危险趋势之一。但是,对压力太大的雅皮士而言,佛教让他们可以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中透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