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人也是“病人”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9-02-03
在那路口,看到那个面熟的收破烂的北方少妇,板车之侧,她席地而坐,专注翻看一本破旧的字典,津津有味......我感动了。我很容易看到众生的寂寞、孤独、无辜、无奈、忧郁,当然还有他们的喜悦......我知道,因为有悲悯心怀。
"悲悯"有时接近于宗教感情,但是它更是一种涵养,温暖的涵养。不少人习惯线性思维,除了鲜明的肯定和否定之外,不会有第三、第四......种思考和结论。而"悲悯"常常是超越"是与否"之外的感性态度,超越了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多了一些人性的关怀。
"悲悯"不同于悲伤悲观,而是一种爱的视觉和情怀。除了强者,我们的社会基本是由丑者、庸者、弱者和卑微者构成的,悲悯情怀使人释怀于斗争和暴力,更恩泽每一颗需要拯救、同情与共勉的心。
常怀悲悯,其实也是对自己宽待。曾经有陌生女读者,一天给我一封邮件,说一些捕风捉影的诸如被人追求、暗恋,甚至陷害的 事情,我判断她有心理疾病,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可是我却无能为力,只好冷处理,不理会她,结果,她就把臆想、仇恨转移到我头上,跑到我博客上撒野,很多读者为我不平,还认真地与她争吵......但是,我却看出她很脏的字句里的迷乱与躁狂,那是一种病......这样"心因性"的坏人,不同与"器质性"的坏人,更值得我们去原谅与同情。
当然那是一个典型案例,生活里,我们常常会遇见一些相对更正常但是诸如"一点就着"的脾气暴躁的人、一言不合就出拳打人的躁动之人,以及内心阴暗见不得你的好的人......在一个并不完美的环境里,每一个个体都可能心怀各种不满,只不过有些人到了有"心理问题"的程度。面对心理"病人",我们最初应该是悲悯,尝试着去理解他、同情他,而不是以牙还牙。
有佛学大师也说过,坏人就是"病人"。从心理学角度看,确实如此,所谓的坏人的人格发展程度是比较低的,因此他们比较难以得到自我价值感。自我实现的程度很低,或者本身欲壑难填,为了得到需求满足,去做一些违法违章违常理的事情,而沦为坏人。
不同的生命,相同的疼,有这样的同理心、悲悯心,天黑的时候,会安宁;天冷的时候,很温暖。
文章选编:刘平细
林紫咨询,让每一个生命都如花开放。

上海:021-64333183 北京:010-51288370
深圳:0755-83864331 成都:028-852914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