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心理咨询网心理新闻健康新闻 → 新闻
 心理新闻

有专家称应重视学生发展性与生长性的心理需求

新闻来源:新华网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07-12-27
     心理专家孙炳海在接受新华网访谈时指出,社会应更多地关注青少年发展性的、生长性的心理需求,要倡导发展性的心理辅导,让孩子“做自己的心理老师”。 

    孙炳海说,人是有心理弹性的,人可以自己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因为在面临危机的时候人有一种保护因子,这种保护因子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就是乐观、毅力、快乐、幸福感;如果从人与人之间的角度来讲更多的是一种人际资源,比如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父母之间、老师之间、同学之间。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人都是科学家,这包括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在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不知不觉地运用他自己的心理理论,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他们在遇到自己的心理问题的时候,总是意识到了现在我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它,这些方法解决得好不好,如果好我下次再用,如果不好我就调整,重新找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评估这个效果。总是这么周而复始地在循环应用,所以“人是科学家”在心理学上是非常强调的理论。从上述两点讲,人可以做自己的心理老师,广大青少年朋友也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是实践专家和理论专家都认为可行的。

    孙炳海指出,从一些调查结果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包括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尤其更需要重视的是发展性的问题,比如如何让孩子感到更快乐,如何在学校、社会、学业、社交、人际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喜悦和成功,因为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人生规划,我觉得这些发展性的心理需求更需要强调,要倡导发展性的心理辅导,而不是说他现在头疼医头,脚疼治脚,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生长性、发展性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

    孙炳海指出,孩子做自己的心理老师首先要适合其生长性的心理需求,还要有专职的学校的心理学家、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来提供帮助和指导。 孩子做自己的心理老师会有一种自主感,有一种控制感,觉得自己是主人,是心理学家,因为他发现他自己思考的、实施的、体验的方法原来和心理学家是非常一致的,他会有一种很强的体验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还会产生问题意识,在确定问题、寻找资源然后去实施、评估、反思中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同时在此过程中突出和强调的个人的主动性,强调他所拥有的人际资源和他自己的个人品质问题,这些都是做自己的心理老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所具有的优势。( 孙炳海,全国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考评委员会浙江省鉴定中心鉴定部主任,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文章选编:王明燕 
林紫咨询,让每一个生命都如花开放。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   上海:021-64333183     北京:010-51288370
     深圳:0755-83864331      成都:028-85291405
网友评论:
添加评论:
上海市林紫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心理咨询电话:021-64333183/64333512 E-mail:zixun@counseling.com.cn
Copyright 1998-2010 www.xlzx.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SP许可证编号:沪05017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