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成最新研究
据李虹介绍,在21世纪,心理学已成为经济学发展的“风向标”,“满意幸福原则”才是我们在生活中做各种决策最根本的依据。1976年和2003年,先后有两位心理学家以此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研究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理论。
就拿择偶来说,专家们曾做过多次实验,“你的配偶是全世界、全国或者全市最优秀的吗?”所有试验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从这项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人们在择偶时并没有做出真正客观性的选择,最终根据的只是自己内心的满意程度。
由择偶等多个实验证明,面对得与失,人们往往是根据心理承受力、心理感受来做决定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因此,心理学专家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方向“幸福学”。
“中等心态”结果最理想
作为清华总裁班及多个MBA班的主讲人,李虹曾经遇到很多身负压力的人们。她解释,人生是钟摆,一边是痛苦,一边是厌倦,当钟摆荡到中间时,相距痛苦和厌倦都最远。当身处这种“中等心态”,即动机中等时,体现的绩效最高。比如高考,当考生和家长心中的压力不大不小时,考试结果最为理想。
“其实压力的根源是患得患失。”李虹讲,有得有失是最正常不过的事,过于注重得失,即使得到了又能怎样?如果有一天能够少患得患失一些,压力自然会减少一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心平气和地面对压力。
“淡定积极”状态最幸福
对于心态对健康的影响,身心无时无刻不在交互起作用。如果长期心态不好,必定会破坏身体健康,这同样是得失相对性的表现。
2003年北京中关村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关村里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只有56岁,远远低于北京市民平均76岁的指标。用缩短生命的代价来换取事业上的成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生命也同样,我们说生命没有常态,生命是在变化的,所以痛苦不会永驻,幸福也不会永驻。
心理专家忠告,淡定积极最幸福。要以“入世的努力,出世的心态”对待人生,该怎么努力就怎么努力,而心态上要超脱。人生其实就是进套出套,进进出出,给自己设一个套,爬进去再爬出来,这个就是人生。人生重在过程,重在体验,投机的人一辈子都体验不了一个过程,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其实获得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