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新闻

读到的不仅仅是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新闻 > 时事热点 >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在线预约咨询
【字体:

王亚煌:什么都怪罪体制是种病态心理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王亚煌 发布时间:2011-07-21 | 浏览:86 评论:0 小时候,孩子不小心被椅子桌子碰着了,大哭起来,妈妈总是会急忙跑过来,一边安慰孩子,一边“打”椅子桌子说:“让你磕着宝宝,打你,打你!”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妈妈爱护宝宝的行为语言,但是我们也习得一种思维,就是找“罪魁祸首”,并且这个祸首永远都是别人的错,我们自己都是对的。那么带着这样普遍思维长大的我们,又会让谁来替我们的责任买单?
图文:王亚煌:什么都怪罪体制是种病态心理

  近几日,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冠军张尚武街头“乞讨卖艺”一事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引发多方关注。但随着事件的逐渐清晰,和体协与河北省体育局的澄清,群众从一开始指责政府的上屋抽梯变为了对我们举国体制的指责。

  事实上,举国体制固然有弊病,但也不该承受所有过错。可偏偏我们很多媒体和群众总是喜欢把所有问题的根源扯到体制上去,特别是某些西化回来的学者写文章的典型三大段:我们的问题、美国怎么做的、我们应该推动体制改革。可以说这已经是一种病态心理了,是一种顽固的把一切社会在发展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硬归结在体制上的“怪罪癖”。

  我们回过头来看张尚武的整个堕落过程。河北体育局认为其是性格决定,张尚武个人认为是体制原因。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出于同情弱者而站在张尚武的角度进行考虑。但据国家体操队调查,实际情况是,张尚武是因伤病和多次严重违纪被从国家队调整回河北省队。后被八一队调入试训,也因违纪等问题被退回。就连张尚武一直声称的国家未能解决其个人的上学愿望,也是因违纪被调整回省队而同步取消了大学学籍。

  所以可以说,虽然河北体育局的“性格决定论”也不一定正确,但起码张尚武的现状更大程度上是其个人原因造成的,在他面前曾经有过很多机会,但是他选择了自主择业、选择了其他道路的发展,其结果理应也由自己承担。

  而再说我们的体育体制,很多人斥责其为举国体制,并列数弊病,笔者认为这是不恰当的。我们的体制名义上有举国体制的底子,但实际当前的发展状况是国家、社会、企业多方投入在运作的,大部分竞技项目已经实现了俱乐部养人、国家用人。但很多人就是看不到我们体育体制的优点,只能看到缺点和污点,非要庸医动刀般大改一番,这无疑是以偏概全和“怪罪癖”的心态。

  例如,目前被学者和媒体反复提及的国家直接对某些项目投入,以财政来养项目出成绩的体制。笔者认为在目前我们国家群众体育基础十分薄弱、民间资金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靠财政来养些群众不了解、不乐于参与的项目,不但有利于该项目的普及,更有利于身体素质适合该项目的人群的成长。倘若彻底放开不管,靠运动员个人和社会、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不但体操、举重此类项目在我国彻底废了,那些本来可以靠此类运动寻找另一个舞台的人也就平庸了。如此,怕是好几位我们的世界冠军此刻还正在家里种田。

  其次,以几个冠军卖金牌的现象来说明我们体制下运动员出路有问题是以偏概全。我们看到确实政府有负于某些运动员,让其疾病缠身并生活贫困。但这个比例又有多少呢?实际上与之对应的是,更多的运动员在体育局的帮助下,进入到大学来完成学业,很多甚至完成了硕士学业,并走上了新的职业道路。而反观他们所羡慕的国外,倒不乏退役后因贫困自杀的、犯罪被抓的、沦落于街道的。甚至我们走进一家酒吧,往往会有一个人过来说自己是某某著名运动员,某年某月的本垒打你记得不,某决赛的进球你记得不,要记得就给点零钱吧,现在生活困难等等。

  再次,如张尚武所说,把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也怪罪到体制上,纯粹是儿童打了花瓶怪风吹的幼稚心态。我们的体制内培养了很多世界冠军,也培养了很多道德素质不错的运动员。在这种严管的状态下,一些运动员犯了错不但需要队内检查,严重点还可能退出国家队并给予处分,这都限制了其不恰当个性的张扬。我们看到,诸如速滑队的群殴事件、乒乓队某人的打架事件,队内对其的思想教育工作实际上改造了这批个性张扬的一代,逐渐成长为中国脊梁的代表。而反观美国,杀妻的辛普森暂且不提,球员吸毒的、强奸的、四处打架的比比皆是,最可怕的是儿童在模仿他们的偶像也去做这些事。所以在这一点上,笔者倒认为我们的体制是更优越的。

  因此,任何一种体制我们都应当既看到其弊病又看到其优点,否则一味的追究其问题,并把所有问题都怪罪在其身上是很病态的。而对于某些学者而言,我们总想学美国,因为美国强大,但实际上美国的体制下也有自己的问题,而我们并不是美国,也无法成为美国,更没必要成为美国。不依赖于资本家和资本社会,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一条适合十三亿人国情下的体育发展之路难道就不可取吗?

3本文章对我有帮助

文章编辑:赵聪丽
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如花开放。上海心理咨询:021-64333183  深圳心理咨询:0755-83864331
北京心理咨询:010-51288370  成都心理咨询:028-85291405
主任心理咨询师:王怀齐

直接预约

主任心理咨询师:王怀齐

2007-11-29 浏览:1450

擅长咨询领域:恐惧症、疑病症、焦虑症、强迫症、饮食障碍、性心理、生涯规划、人格调适、家庭教育咨询等。

资深心理咨询师:李亭苇

直接预约

资深心理咨询师:李亭苇

2010-02-11 浏览:518

擅长咨询领域:恋爱、婚姻情感困扰;家庭成员关系;青少年学业、涉及青少年引起的家庭成员关系问题;性别认同(性取向、同性恋、双性恋);压力管理、人际关系、自信心成长;轻度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情绪问题。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舒柳敏

直接预约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舒柳敏

2009-08-25 浏览:563

擅长咨询领域:压力管理、情绪管理、不适当的人际关系和行为问题的矫正。对焦虑症、抑郁症等典型神经症有深入研究和论文撰写。同时,对青少年成长问题和个人发展问题有长足的经验。

资深心理咨询师:郭招华

直接预约

资深心理咨询师:郭招华

2010-05-13 浏览:324

擅长咨询领域: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青少年成长、夫妻关系、职业生涯及职场压力等方面。

专栏:林紫花开

林紫花开

作家:林紫

创建时间:2011-05-08

专栏:叶落有声

叶落有声

作家:叶斌

创建时间:2011-05-18

专栏:近朱者赤

近朱者赤

作家:朱砂

创建时间:2011-05-27

专栏:济群安心

济群安心

作家:济群法师

创建时间:201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