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新闻

读到的不仅仅是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新闻 > 时事热点 >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在线预约咨询
【字体:

当心惹上“休闲病”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张彤 发布时间:2013-04-24 | 浏览:467 我要评论 “五一”长假就要来了,有人却怕放假,觉得比上班还累!这种现象,荷兰心理学家温格霍茨教授研究称其“休闲病”,指的是平时工作马不停蹄,到了周末、假期或者工作压力刚刚解除的时候,出现恶心、头痛等病症,而这一诊断在很多人身上应验了。

  一放假,各种不适找上门

  其实,所谓的“休闲病”并不是新说法。早在2008年,它就被荷兰心理学家温格霍茨教授研究发现并命名,指的是平时工作马不停蹄,到了周末、假期或者工作压力刚刚解除的时候,出现恶心、头痛等病症,而这一诊断在很多人身上应验了。


休闲病

  早上6点半,赵女士在刺耳的闹铃声中惊醒,爬起来草草梳洗一下,就抓起包直奔地铁站,赶往公司。因为最近刚接了一个大项目,身为项目主管的她不敢怠慢,连中午吃饭的时间都在开会。这段时间,加班成为她生活的重心,常常是别人都进入了梦乡,她才踏上回家的路。等到项目结束的那个周末,她和同事庆祝完回家,第二天就开始头痛、发烧、上吐下泻。像赵女士这样的大有人在,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近6000人里,六成人在假期里会出现各种不适。温格霍茨教授当年在调查研究了2000名当地人后,还得到了以下结论:“休闲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疲惫、肌肉疼、恶心以及感冒或流感;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染上这种病。

  为何忙的时候没累病,放假了反而病倒了?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耿同超教授分析说,人在精神紧张的时候,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各种应激激素会被调动起来,免疫力也得以提高。一旦精神彻底放松,上述应激状态解除,免疫力也就随之下降,于是原先积累的劳损以及潜伏的病菌就一起“发力”,把人撂倒。

  温格霍茨教授指出,这种“休闲病”归根到底是压力所致,尤其爱找追求完美、责任心重、对自己要求高的人,而这类人在工作中很纠结,在工作之余也不善于休闲。很多人在星期一、长假刚结束时萎靡不振,也是“休闲病”闹的。

  休假为何比上班还累

  上班时累得“吐血”,心里发誓周末和假期一定要好好歇歇,可假期临近,好像又上紧了新的发条,给自己安排了一大堆事。这样的情形你一定不陌生,记者在采访后总结发现,假期过得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还债型

  小周两口子都是外企员工,平时忙得脚不点地,孩子不得不放在年迈的父母那里照看。到了周末和假期,他们才能腾出工夫共享天伦之乐。周六,一个人陪母亲去看病,一个帮忙料理家务、购买日用品;周日,他们再带孩子去外面玩。两天下来,俩人累得腿都酸了,周一还得打起精神去上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宝锋说,这种情况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人群中非常多见,他们对父母和孩子负有长期的责任,应该保持持续关注和随时沟通,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理人情问题,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突击式地给予,未必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工作焦虑型

  刘先生刚刚晋升,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工作非常努力。到了节假日,他不但24小时开机,还把大量工作带回家做。有时因为放心不下,还得到单位加班,弄得自己疲惫不堪。刘宝锋认为,这种休闲病类型缘于过分焦虑,“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把工作生活混为一谈,再把工作中的情绪带进生活,造成家庭矛盾,就得不偿失了。”

  突击健身型

  很多白领喜欢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打球,放长假了则背上行囊走进深山去玩“穿越”。初衷是好的,可平时没时间锻炼,猛地一下练过头了,也会出现问题。北京体育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陆一帆教授说,运动需要本着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个体化的原则,如果平时不运动,放假了攒到一块运动,一是效果不好,二来容易发生扭伤、拉伤等意外。健身最好一周3—4次,集中锻炼的方法不可取。疯狂娱乐型。耿同超告诉记者,一到节假日,各大医院的急诊科大夫都非常紧张,因为这个时候来的都是重病号。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一位40岁的李先生被120风驰电掣送来,一查是脑卒中。据家人描述,李先生和几个好友通宵达旦地打麻将,两天两夜没合眼,赢牌兴奋时,半边身子就不能动了。耿同超说,像这样的病例很多,放假一玩起来就没节制,不顾身体是否能够承受。有的老人不顾年纪,非要和年轻人较劲,外出游玩时不注意,轻的伤筋动骨,重的引发心梗、脑梗。

  睡眠颠倒型

  根据央视的调查,大多数国人的休闲时间都是在看电视和上网中度过的,用一位网友的话说,就是“晚上不睡,天亮躺倒,起床就上网,一上一整天”。有的年轻人喜欢“夜生活”,大晚上拉帮结伙去唱卡拉OK、泡酒吧、逛夜店,天亮才回家。等上班了,再趴在办公桌上“倒时差”,一天昏昏沉沉。刘宝锋说,不要把休闲当作另一种必须完成的工作,休闲娱乐不能盲目跟风、随大流,要结合个人喜好,找到真心喜爱、得心应手的方式,那才是最健康的。

  计划不周型

  还有一类人就像勤劳的“小蜜蜂”,白天工作做不完,晚上接着干,有时还得通宵达旦,其实很多工作都是无用功,“穷忙”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计划好时间。


休闲病

  让生活更闲适一些

  工作需要方法,休息也需要学习。那怎么样才算是真正休息好了呢?耿同超说,如果第二天感觉精力充沛、反应灵敏、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就算是休息好了。要想让休闲真正给生活充电,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11点前就睡觉。耿同超说,晚上11点到凌晨2点的时间段,人体会分泌褪黑素来调节睡眠,如果这个时间不睡觉,生物钟就会紊乱,继而引发身体多种连锁反应,损害健康。

  2、选择娱乐方式不要从众,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刘宝锋说,不喜欢唱歌的就不要跟着人家去卡拉OK,不胜酒力就不要跟着别人去酒吧,“人在不熟悉、不喜好,并且无法自我控制的活动中,最容易感觉疲惫”。

  3、放假前把工作安排好。放假后尽量不查看工作邮箱,远离公文包。刘宝锋说,做老板的,要通过制度推动事务运转,充分信任员工能把事情做好;做员工的,要计划好自己的时间,把工作、生活分开。

  4、记时间日志、改变你的语言。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建议,每天记录自己正在做什么,持续至少一周,最后算总数,看看你的时间都浪费在哪儿,以便制订工作计划。还要少说“我没时间”,试着说“这不是优先事项”,看看感觉如何。

  5、久坐的娱乐活动不宜超过2小时。耿同超说,进行打麻将、上网这类久坐的娱乐活动时,一定要控制时间,否则对全身血管都不利。

  6、假日前后各留出一天调整的时间。刘宝锋指出,所有的“休闲病”都是人对生活节奏改变的适应不良导致的。所以,不要把活动排满整个假期,放假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最好做个过渡,特别是最后一天,把作息时间调整回来,为第二天上班做好准备。关注心理咨询中文网微博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咨询邮箱:zixun@counseling.com.cn

本文章对我有帮助
文章编辑:Hannah
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如花开放。林紫上海心理咨询:021-64333183  林紫深圳心理咨询:0755-83864331
林紫北京心理咨询:010-51288370  林紫成都心理咨询:028-85291405
新浪微博评论/Weibo Comments:
专家心理咨询师:薛伟

直接预约

专家心理咨询师:薛伟

2011-11-03 浏览:188

擅长咨询领域:擅长解决社会文化相关的心理问题、青少年个人成长相关的心理问题、宗教相关的心理问题及白领阶层的婚姻与情感问题。

主任心理咨询师:王怀齐

直接预约

主任心理咨询师:王怀齐

2007-11-29 浏览:1450

擅长咨询领域:恐惧症、疑病症、焦虑症、强迫症、饮食障碍、性心理、生涯规划、人格调适、家庭教育咨询等。

资深心理咨询师:李滢

直接预约

资深心理咨询师:李滢

2011-01-11 浏览:806

擅长咨询领域:恋爱情感问题;婚姻关系问题;家庭成员关系问题;儿童、青少年成长问题;轻度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情绪问题。

资深心理咨询师:郭招华

直接预约

资深心理咨询师:郭招华

2010-05-13 浏览:324

擅长咨询领域: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青少年成长、夫妻关系、职业生涯及职场压力等方面。

专栏:林紫花开

林紫花开

作家:林紫

创建时间:2011-05-08

专栏:叶落有声

叶落有声

作家:叶斌

创建时间:2011-05-18

专栏:济群安心

济群安心

作家:济群法师

创建时间:2011-06-08

专栏:丁丁谈性

丁丁谈性

作家:丁力

创建时间:2011-09-01

专栏:部落传说

部落传说

作家:徐均

创建时间:2011-09-01

心理讲座:世界需要不同的思维

心理讲座:世界需要不同的思维

类别:应用心理视频
日期:2013-04-11
播放:496  评论:0

视频:《91公分之外》

视频:《91公分之外》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3-28
播放:794  评论:12

《黑洞》的诱惑

视频:《黑洞》的诱惑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7-31
播放:745  评论:5

视频:奥斯卡短片——孤独的下棋老人

视频:奥斯卡短片——孤独的下棋老人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6-15
播放:167  评论:10

静坐冥想的秘密

静坐冥想的秘密

类别:应用心理视频
日期:2011-10-18
播放:184  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