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阅览馆

汲取心理知识养分,提升心理弹性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阅览馆 > 男性心理 >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在线预约咨询
【字体:

菲利普•阿克曼:我画的不是自己,而是全人类

来源:一财网 译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3-09-29 | 浏览:274 我要评论 对比着真实的自己与画中的自己,菲利普也感到自己的画在偏离刻画自己的形象这个原点。他有意识想要呈现的早就不是自己的形象,而是在外貌上有着普遍共性的人类。

  菲利普•阿克曼创作了近七千幅自画像,他说:“我画的不是自己,而是全人类”。中国艺术家毛焰说:“他用了从古典到当代所有的绘画风格来诠释他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大概菲利普•阿克曼(Philip Akkerman)一生听到人们形容他最多的词就是“自恋”,因为他的画布上只有一个人,就是他自己。


自画像,菲利普•阿克曼

  1981年,这位当时年仅24岁的荷兰画家萌生了给自己画一些画像的冲动。结果,自画像成了他绘画生涯的唯一题材。直到今天,他已创作了近七千幅自画像。

  “总有人说我自恋,我说这是愚笨的想法。你要钟情于你的画,享受绘画,而不是看你画的是什么。很多画家都有自己的绘画风格,但是我从不遵循一种风格。别人是一种风格画不同的题材,我是只画一种题材,而用不同的风格。”面对观众的吃惊、不解或好奇,菲利普自己的解释平淡自然。

  在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佩斯北京、C空间支持的“面对面——中荷肖像画及室内绘画展”中,记者见到了菲利普的63幅自画像。每幅画虽然不过是描绘了一个头像,却让你看到他极尽可能打造的风格与造型。那些面孔,有的是写实的面庞,有的是色块拼接的面部构图,还有的是年轮一样的曲线密密排列出的面部纹理。这些作品按创作年代顺序依次排开,让菲利普的面孔和身份穿梭在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等各类绘画艺术中,呈现出画家的多变风格与更多思考。

  对菲利普来说,自画像就是他对世界的呈现。这正如他所说,“我画的不是自己,而是全人类。”

  每一个不同的自己

  当《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问起菲利普,画了自己这么多年,是否感到腻烦的时候,菲利普毫不犹豫地表示:“绝对不会,这是件每天都带给我惊喜的事。”

  所有的作品虽然都是一成不变的菲利普的脸,却找不到任何两幅重复的画面。窘迫的工人、潦倒的赌徒、戴帽子的厨师、神甫……你可以从他的画中发现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物。他并不拘泥于写实主义,而更钟情于随心所欲的想象。就像2012年的几幅作品里,他画了多层褶皱又有些扭曲的脸,有魔鬼化的影子,却又不狰狞可怕。他用不同的手法去表现面部的光泽。有利用暖色块表现的亮度,也有勾画的白色羽毛般的纹饰强化的光感,还有多层底色叠加营造出的金属质感的光亮。

  或许你会惊讶于他能不停地打造出各式造型,而在菲利普眼中,这并没有那么难。“每次作画前我闭上眼睛,去想象一些美的、丑的,或者我根本摸不清的东西。我从来不会去用脑子策划构图,我画出来的都是直觉。我的心告诉我就这么做,于是我就这么画了。”菲利普说。

  只以自己为原型,也许在很大程度上给他带来了创作便利,不用出门去找模特,便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绘画本身上。正如画家陈丹青所讲:“画具象人物的画家永远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我今天画谁’。只画自己,菲利普就用不着去找人了,就是‘我’,他把问题简化了。”不过,新的问题也出现了。怎么可能三十多年都画一个人,这也是陈丹青难以解读得清的地方。“这是既推翻又建立的问题。”

  在菲利普看来,能够吸引他不断把自画像持续深入探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己形象潜力的挖掘。“自画像是非常令人兴奋的艺术。每天我都有变幻出自己全新形象的惊喜。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能创造出这么多可能性。”菲利普说,“当你专注于一个题材的时候,你就会从这个题材中联想到越来越多的东西。”他脑中会时不时想象着自己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另一个国家,有着另一副打扮。

  菲利普对题材的专注,让人们不禁会联想起曾经同样多年执着于画托马斯一个人的中国画家毛焰。毛焰坦言,一个绘画题材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难以避免的。但他并不担心这种局限性,从局限中拓宽思路恰恰是画家想要挑战的重点。“不要想着去规避和违背局限性,要顺从局限性。从局限性里追求更大的可能性正是我的愿望。”毛焰说。


自画像,菲利普•阿克曼

  是自己,也是全人类

  三十多年的自画像构成了菲利普自我认知的过程,开始他还对着镜子画自己,现在对自己的形象早已熟记于心,他可以轻松默画出自己的面孔,你却不会觉得那些画越发像他本人。

  从他早期作品中,你能够很清晰地辨认出他的脸,而逐渐地,他的真实的面孔就消失于各式各样的表现手法中。他的作品让你越发感到抽象,甚至有点魔鬼般的邪恶贯穿其中。

  对比着真实的自己与画中的自己,菲利普也感到自己的画在偏离刻画自己的形象这个原点。他有意识想要呈现的早就不是自己的形象,而是在外貌上有着普遍共性的人类。“一开始我只对自己感兴趣。渐渐地我减少个人主义,画自己越来越少,而是画全人类,如何看他们自己。”这种表达的感觉就像毛焰对托马斯的理解一样,“我专注的是一个人,又不是一个人。我画了一个托马斯,可以说我画了很多个托马斯,甚至很多个人。画面表现的是我内心注重的精神状态。”

  纵观菲利普各个时期的画作,那些面孔的表情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严肃而有些许哀伤。这在菲利普眼中是人类最真实的表情,他说:“微笑是虚假的,而生活是很严肃的。”他并不认为他画的那些丑陋的人像魔鬼,他要表现的只是一种生活本应具有的认真的态度。

  或许肖像表情的冷漠会让人感到画家内心的阴郁,而在某种程度上,菲利普又是温柔的画家。他几乎所有的自画像都是微侧着脸,令你并不会感到恐惧,反而会感到他的画实际总融合着些许幽默感。

  2007年的一幅自画像中,画得像撕烂的橘子皮一样的眼镜是最大亮点。菲利浦解释说,他因为上了年纪,所以不得不戴眼镜,而心里却很反感,于是把眼镜画得很难看。2011年的一幅自画像是他开始觉得画得不好,他就想涂掉,但是涂了涂又觉得像只狗,就留下来了。

  菲利普享受于把自己画成不同的样貌,而不怕变得丑陋。他看到社会丑陋的一面,而绘画又是他可以尽情发挥的地方。因此他的画中似乎也多了几分严肃的玩味与戏谑。

  “马路上的人是难以置信的各式各样的陌生,有人很丑,有人很美。世界有时很糟糕,有人之间充满憎恨,有人道德缺失,这在现实社会中,那很可怕,但是在绘画中是可以表现的。我画的是自己,没有伤害别人的形象。我的画都是陌生人融合想象力,表现出人类的模样。”菲利普说。

  菲利普在逐渐远离个人化的自画像而去描绘全人类,是因为他透过个人化的视点看到了所有人的共性。因此,他的画又似乎在表达个人与社会的一种联系。正如毛焰对菲利普的评价所说:“他用了从古典到当代所有的绘画风格来诠释他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他懂得面对自己,是非常特别的画家。”又如陈丹青所认为,“他每张画最后的问题都是面对自己。事实上这和每个人面对自己的问题一样,你每天面对别人的问题,你可以走掉,可以介入,但是你走不开自己。自画像是个哲学问题,画这画那,最终都是回到自己。菲利普把这个问题放大了,延长了,总在面对自己。所以,他画的是全人类,因为全人类都在面临这个问题。这样的画在中国很难被解读,因此来中国展出也就更具有意义。”关注心理咨询中文网微博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咨询邮箱:zixun@counseling.com.cn

本文章对我有帮助
文章编辑:Hannah
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如花开放。林紫上海心理咨询:021-64333183  林紫深圳心理咨询:0755-83864331
林紫北京心理咨询:010-51288370  林紫成都心理咨询:028-85291405
新浪微博评论/Weibo Comments:
专家心理咨询师:薛伟

直接预约

专家心理咨询师:薛伟

2011-11-03 浏览:2594

擅长咨询领域:擅长解决社会文化相关的心理问题、青少年个人成长相关的心理问题、宗教相关的心理问题及白领阶层的婚姻与情感问题。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傅玲

直接预约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傅玲

2007-05-30 浏览:2307

擅长咨询领域:婚外恋、婚姻危机、性心理、家庭暴力;亲子关系、青少年逆反心理;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等。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李滢

直接预约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李滢

2011-01-11 浏览:1822

擅长咨询领域:恋爱情感问题;婚姻关系问题;家庭成员关系问题;儿童、青少年成长问题;轻度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情绪问题。

普通心理咨询师:邵㑳颖

直接预约

普通心理咨询师:邵㑳颖

2013-01-18 浏览:617

擅长咨询领域:解决由亲子关系引起的困扰,改善夫妻或情侣的婚恋情感,规划职业发展,帮助个人,青少年及儿童成长和发展,危机干预,探索性心理等。

专栏:林紫花开

林紫花开

作家:林紫

创建时间:2011-05-08

专栏:叶落有声

叶落有声

作家:叶斌

创建时间:2011-05-18

专栏:济群安心

济群安心

作家:济群法师

创建时间:2011-06-08

专栏:丁丁谈性

丁丁谈性

作家:丁力

创建时间:2011-09-01

专栏:部落传说

部落传说

作家:徐均

创建时间:2011-09-01

视频:放下——圣多纳释放法

视频:放下——圣多纳释放法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9-18
播放:1662  评论:0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

类别:专业心理视频
日期:2013-07-18
播放:603  评论:0

视频:《91公分之外》

视频:《91公分之外》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3-28
播放:1386  评论:14

《黑洞》的诱惑

视频:《黑洞》的诱惑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7-31
播放:745  评论:5

视频:奥斯卡短片——孤独的下棋老人

视频:奥斯卡短片——孤独的下棋老人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6-15
播放:167  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