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题

与你直面人生的悲喜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专题 >

全国预约咨询电话:400-630-1608 在线预约咨询
【字体:

别让CPI数字变成心情的灾难

来源:心理咨询中文网 作者:朱砂 发布时间:2011-09-06 | 浏览:162 评论:0 从“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到“糖高宗”、“油不得”,当CPI的数字具体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时,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口袋里的钱的购买力下降了。CPI飞涨的日子里,你是在抱怨,还是在积极尝试把钱用得更有效率?
图文:别让CPI数字变成心情的灾难

  故事一:

  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的萧艳,开始在家做饭了。以前,楼下的豆浆一块钱一碗,现在涨到了一块五一碗;原来鸡蛋灌饼一块五一个,现在也涨到两块钱。加上最近媒体上频频爆出的“勾兑门”,喝个豆浆都不省心,不如在家里自己做现磨豆浆。午饭公司提供,晚饭原先萧艳经常是下班后,在外面吃了饭再回家,现在觉得那样有点儿奢侈了,还是自己做饭比较省钱。

  一个人的生活不容易,萧艳说,自己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子,在老家给父母买了套小房子,每个月要还贷款。物价飞涨的日子,她开始琢磨着如何才能开源节流。比如,以前很喜欢买各种杂志来看,觉得也就几十块钱,花个小钱丰富一下自己的精神生活,不算奢侈。现在她办了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可以去图书馆看书、看杂志。健身卡到期了,虽然健身中心给出了续卡的优惠折扣,可是,萧艳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虽然优惠,可也有两千多块,多做点家务,下班时多走一站路,也就顺便运动了。

  故事二:

  退休在家的罗阿姨,和儿子媳妇住在一起,每天负责买菜的她,对于菜篮子的变化特别敏感,三个西红柿就要花四块多,走一趟菜场,带个二三十块钱根本不够用。买点肉,买两样蔬菜,就花了五十多,一张百元大钞放在口袋里,两天就花得差不多了。

  半年前,媳妇刚生下了孙子,产假休完后,看孩子、做饭的事情都落在罗阿姨一个人身上,十分辛苦。最近,小夫妻俩商量着要不要请个保姆,分担掉 一些家务。罗阿姨一听就反对:“请保姆太贵了,一个月要小两千块,有这些钱干点什么不好。我还能劳动,能给你们看孩子、做饭,花那个钱干什么?现在什么不需要钱啊?现在有了孩子,你们更要节省一些,这个小毛头什么都要钱,一个月的奶粉就要千把块,以后上幼儿园更花钱。你们现在就要开始攒钱了……”

  故事三:

  团购,早就成了网络搜索引擎上的热门词汇。CPI飞涨的日子里,团购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怎么用好团购让自己的生活既有品质又不昂贵,是很多白领们关心的话题。睿妈深谙其中的门道。

  茵妈有一家商场的金卡,消费满一定金额有折扣,这卡如果团购还能有优惠,睿妈就提议,以后的米和油就让茵妈去统一购买,四五家人家的东西加在一起,够得上最小团购量了,而且金额加起来又可以有小小的折扣,别看这折扣小,分摊下来也是一小笔钱了。

  睿妈还发现,社区论坛也是个组织团购的好平台,得了空就上去转转,还主动发起些团购,比如,团购“新奥尔良烤翅”。邻居们谁有个什么门路,可以买到便宜的商品,比如某个邻居在做净水器的代理商,可以拿到批发价;另一个邻居可以直接从桃园批发到新鲜的桃子……凡此种种,发个贴子,资源共享,很快就能凑起一个“团”。买到的东西既便宜又有品质。

  心理解读

  专家支持:林紫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刘伟、郭招华

  不可控感让人们焦虑

  现代心理学界有人将压力分成10类,其中第一类就是“个人财务问题”。无论穷人或是富人,其实都会对未来未知的财务问题而心存压力。一般人担忧财务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非收入不高,而是他所得到的是否能大于他所要获得的东西,如果是“入不敷出”,那么压力就会大大增加。

  不少人对于未来收入的分配中会将支出大致分为几块,一是房贷、二是日常生活开支、三是社会交往(娱乐)开支等。在这三块中,第一项是已知的,第三项是可控制的,而第二项很容易被认为是可控制的,所以很多人在进行资金规划时将它作了固定开支计划,而突然的涨价却让他们措手不及了,这让原本自觉平衡的收支状态一下子产生了动摇,由于这部分资金用于基本的生存,所以这种动摇很容易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不安全感,从而产生不知所措的焦虑。

  涨价带来的后果是原本有计划的生活方式突然被打破了,继续原有的计划必然会改变其他方面的安排,更关键的是,个体会质疑目前的物价变动会持续多久,是短期的、暂时性的,还是会较长时间内不断出现?该做怎么样的一个规划……这些想法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能轻松应对未来的发展,但是由于这种猜测性的预测具有很大的变数,因此这种对未知事态发展的思考往往会给个体带来更多的焦虑,甚至于恐惧。

  不同的人对涨价的敏感度不同

  物价上涨对于不同的人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白天拼命工作,假日里尽量节省开支,可是银行卡里的存款累积的速度却完全赶不上房价。买房的梦想因着通胀的缘故忽然又遥远了许多。于是,在又一次纠结中,终于为了攒钱买房,而让自己从一款期待已久的最新上市的数码产品面前走开时,那种被剥夺的感受从心底油然而生,令人愤怒。过去会因为节省了几千元,让银行存款离买房理梦想近了一点而开心,如今同样的节省,却让人如此不快乐。这是工作时间不久,对未来生活规划充满着各种梦想的年轻人对于通胀的最典型感受。

  相对于年轻人的“愤怒”,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对于涨价的事实更难以接受。老年人已经适应了长期生活的习惯,不愿意在变动的环境中生活。除了适应方面的问题,老年人对于涨价的焦虑,还包含了其他的因素。很多老年人都有一些积蓄,但他们的积蓄中蕴含着当年的购买力,他们会按照当时的物价来安排自己的晚年,但是物价上涨带来的是积蓄的贬值,防老钱难防老,晚年的生活如何保障?这成为他们最大的困扰。

  支招一:厘清财务状况

  整理自己的财务情况,对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保持清晰的了解,并做出合理的规划,是最有效的获得安全感的途径。具体操作时不妨做得更具体一点,列个清单出来:收入是多少?开支包括哪些?消费习惯良好吗?你所看重的东西有哪些?你的理财方式科学合理吗?在生活开支中有过于奢侈的开销吗?你意识到必须要做点什么才会带来新的变化吗?……

  支招二:屏蔽负面情绪

  微博大行其道的时代,信息的传播变得非常迅速且广泛。然而,随着信息同时迅速传播的还有情绪。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在CPI数字一路看涨的日子里,很多人有抱怨,并且把这些负面情绪发到了微博上。于是,一些个体情绪飞快地传染开来,变成了群体的社会情绪。研究表明,社会情绪的传染性极高,由此造成的结果是,通胀带来的心理影响要远超过实际的现实影响。所以有意识地屏蔽掉一些带着负面情绪的信息,对保持淡定理性的状态有帮助。

  支招三:常回家看看

  通胀的日子里,老人比年轻人更担忧。你是不是烦恼于老爸老妈不定期的电话骚扰,叮嘱你不要乱花钱?每次你给他们钱,他们却依然省吃俭用舍不得花?他们担忧着经济上的问题,但他们更需要的是你的慰藉。常回家看看,和他们一起吃顿饭,耐心地听他们唠叨抱怨菜价又涨了,菜贩子短斤缺两,这比你每个月多给他们三五百补贴菜篮子更能让他们安心。通胀来袭的日子,我们需要抱团互相取暖,寻找那份归属感。


全国预约咨询电话:400-630-1608
咨询邮箱:zixun@counseling.com.cn

4本文章对我有帮助

文章编辑:Hannah
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如花开放。上海心理咨询:021-64333183  深圳心理咨询:0755-83864331
北京心理咨询:010-51288370  成都心理咨询:028-85291405
主任心理咨询师:王怀齐

直接预约

主任心理咨询师:王怀齐

2007-11-29 浏览:1450

擅长咨询领域:恐惧症、疑病症、焦虑症、强迫症、饮食障碍、性心理、生涯规划、人格调适、家庭教育咨询等。

资深心理咨询师:李亭苇

直接预约

资深心理咨询师:李亭苇

2010-02-11 浏览:518

擅长咨询领域:恋爱、婚姻情感困扰;家庭成员关系;青少年学业、涉及青少年引起的家庭成员关系问题;性别认同(性取向、同性恋、双性恋);压力管理、人际关系、自信心成长;轻度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情绪问题。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舒柳敏

直接预约

副主任心理咨询师:舒柳敏

2009-08-25 浏览:563

擅长咨询领域:压力管理、情绪管理、不适当的人际关系和行为问题的矫正。对焦虑症、抑郁症等典型神经症有深入研究和论文撰写。同时,对青少年成长问题和个人发展问题有长足的经验。

资深心理咨询师:郭招华

直接预约

资深心理咨询师:郭招华

2010-05-13 浏览:324

擅长咨询领域: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青少年成长、夫妻关系、职业生涯及职场压力等方面。

专栏:林紫花开

林紫花开

作家:林紫

创建时间:2011-05-08

专栏:叶落有声

叶落有声

作家:叶斌

创建时间:2011-05-18

专栏:济群安心

济群安心

作家:济群法师

创建时间:2011-06-08

专栏:部落传说

部落传说

作家:徐均

创建时间:201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