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仪式,都起源于对鬼神的敬畏。因为对月神的崇拜,我们有了“中秋”;因为对酒神的惊惧,古希腊有了祭祀与狂欢。和仪式的“象征”相匹配,这几乎也是一个隐喻——东方的“月神文化”与西方的“酒神文化”。月神的柔美、统一和混沌;酒神的直接、个体与迷醉。
电子时代,神灵们被驱逐出境,神殿里也惟留空壳。就连与之相伴的仪式,也日渐式微。中秋节的月饼,仅仅成为和他人交流(送礼)的工具,而不再是开启内在(和合)心愿的钥匙。酒神已被日神的面纱遮盖,沦为表达的配角与补充。
个人生活中,仪式到底有何意义?
小时曾看过一个话剧,《七个铜板》。家里太穷了,没米下锅时,妈妈就会摸着惟一的小铜盒告诉孩子:不怕,我们还有七个铜板呢。这个抚摸的动作,神秘而冷静,令孩子们激动惊奇,这份激动和惊奇,足以抵抗一次又一次的饥饿,以及对饥饿的恐惧。多少年后,当孩子们长大,母亲去世。他们才发现:这个被摸得光光的小铜盒,里面是空的。
这个抚摸,就是一个仪式。
一位著名导演回忆往事时,说小时家里很穷,常常无以为继。即使这样,每个周末,妈妈还是会带着他们,穿上家里仅有的好衣服,骄傲地跑去看一场电影,不管多艰难,这个活动从未中断。 这个仪式,由此日复一日地盘恒于他的心灵之上,给予他启迪和滋养。
这个中秋和国庆,你是如何度过的呢?反正我几乎没有任何仪式感。珍贵的七天,在堵车、吃喝、玩闹中度过。而这种方式,也几乎是我所有身边人的写照,当然,有人会加上电子游戏和微博。 只有一个瞬间,当我独自坐在湖边,一阵凉风吹来,将我吹醒了(或者吹醉了),我抬头看到无尽变幻的天光。那一瞬间,我有种对神灵的感顾与渴慕。
我觉得,这其实是种仪式感。
所以,重开仪式之门,不是为了哄堂的热闹,为生活增加点乐子,而是,和自己的内心,进行一次亲切会晤。
TIPS:仪式是什么?仪式也许就是:
每天清晨闭目静思的那几分钟。想象自己站在山头,俯瞰今天的所有工作,一切都清晰可鉴,顿时充满斗志和力量。
每天与您的伴侣一起刷牙的那个时刻。一个眼神,几句言语,就能增进彼此间的熟悉感和亲近感,化解之前的矛盾。
每天晚上给孩子讲的两个故事。不管故事的内容是什么,这段与父母共处的时刻都让他们摆脱白天的杂乱,获得休憩和安稳,准备进入甜美的梦乡。
仪式,关乎美好,感恩,意义,珍惜。
良好的习惯能使我们心灵安稳,处事泰然,能更好地面对生活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呵护仪式。借助这个专题,您将会重新发现日常生活、恋人关系和家庭中仪式的魔力。
◆ 仪式创造出“神圣空间”
◆ 今天,您举行仪式了吗?
◆ 作为治疗手段的仪式
◆ 告别,请举行仪式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咨询邮箱:zixun@counseling.com.cn

擅长咨询领域: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基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职场经验; 在婚恋情感、个人成长、学生问题、职场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有较丰富的咨询经验。

擅长咨询领域:1)压力应对:职场压力、升学压力、考试焦虑等已经明显到生活;2)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强迫、失眠、疑病等情绪管理类问题;3)职业规划:自我探索、个人发展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擅长咨询领域:各类神经症(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癔症等)咨询与治疗,恋爱、情感、婚姻等问题的辅导和咨询,子女教育和家庭心理辅导,青少年问题咨询,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创建时间:2011-05-08
创建时间:2011-05-18
创建时间:2011-06-08
创建时间:2011-09-01
创建时间:2011-09-01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7-31
播放:66 评论:0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6-15
播放:66 评论:0

类别:应用心理视频
日期:2012-06-13
播放:83 评论:0

类别:林紫心理视频
日期:2011-10-18
播放:54 评论:0

类别:应用心理视频
日期:2011-10-18
播放:3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