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大师欧文亚龙说过:“对死亡的恐惧、自由、孤单和无意义感这四个基本事实是人类的根本宿命。当我们到了晚年,距离死亡很近的时候,就看到了死亡的真相,整日在死亡的恐惧中生活。”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死亡焦虑这种情绪,以及不同社会人群有何不同表现,但是他们的研究遇到一些难题。比如死亡焦虑是否真的存在?人们是否愿意彻底袒露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是否有充足的研究手段来完成课题?贝克认为焦虑的根源是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不会真正的害怕自己的死亡,因为这根本无法想象。潜意识里他们不相信自己会死,认定自己永生。
害怕死亡的认知
对自我濒临死亡(或临终)的认知:包括信仰、情感、价值观、姿态、情绪和行为等因素影响着人们临终时的情况。这些认知反映出当代人对持久而痛苦的死亡过程的恐惧和焦虑,尤其害怕在陌生的环境中,被一群不认识的人照顾,这些人可能不会太顾及病人的需求。有这种担忧的人宁愿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比如说睡梦中死去。有人甚至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想象自己的死亡,还有一些人则积极做好事前准备以保证在他们临终的时候不会太痛苦。
还有些人尤其害怕意外的死亡。因为这些人最在意临终前有足够的时间对所关心的人表达诸如“谢谢你”;“我爱你”;“我曾伤害过你,对此我非常抱歉”;“我原谅你对我的伤害”之类的话语,哪怕是一句简单的“再见”或“上帝与你同在”。还有一些人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和心理准备去见上帝,或者通过冥想和某种特殊的体态来准备生命的最后时刻。很多人关心自己死后遗体如何继续发挥作用,有些人很看重给其他人做出好榜样,有些宗教信仰者相信自己所受的苦是为了他人更好的生活,他们甚至期望死得充满勇气和希望。还有些人非常珍视生命,珍惜身边所爱的人,他们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因为他们知道死亡就意味着失去挚爱。
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为眷恋世间万物,有种种虚妄主义、理想、观念、情感不愿舍弃。是以临死之时,莫名恐惧,心生怖畏,是故死亡对常人来说,不可不畏,不可不惧。
只有在死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够生
然而我们在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塞涅卡那里不是就听到了“只有在死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够生”的告诫吗?近代死亡哲学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视自存原则或自保原则为哲学的第一原则,对死亡采取漠视和回避态度,这显然是对中世纪死亡哲学的一个否定;现代西方死亡哲学批判了近代死亡哲学家对死亡采取的漠视和回避态度,斥之为“自我”的失落或“沉沦”,重新强调死亡的意义,把死亡看做人生“最本己的可能性”。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写道:“如果我们记得我们是会死去的,我们的全部生活就会获得完全另一种使命。人在知道他过半小时就会死去时,便不会在这半小时内去作那些徒劳无益的事,那些愚蠢的事,尤其是那些坏事。然而,离死亡半世纪同半小时难道不是一回事吗?在死亡面前和在现实面前,是不存在时间长短的。”对死亡的思考必然带来对时间的重新认识,时间,毫无疑问是指你这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那是你生命的大限,并且你根本不知道你生命的时间能有多少?这时候你猜幡然醒悟,人生会有太多意外,不是吗?
当你清楚意识到了这一点,你才会发现,过往的日子是否有在纯粹地浪费时间和生命。唯独对时间的重视,才会引来自我反思,自我鞭策,你知道了你的动力在哪里,哪怕你暂时还不能找到理想与梦想的所在,你也知道你需要做点什么,比如在不确定而有限的人生中,多花点时间给至亲、喜爱的人、需要得到你帮助的哪些人......这样的紧迫感增加了你生命的质量,也许,人与人,就是从这里拉开差距啊。
死本能,一切困境的解脱
人们只知道死亡可怕的一面,却不知道死亡快乐的一面。这种死亡,无畏无苦,无病无痛,无声无息,自然入灭,又曰涅盘。此涅盘人人可得,人人可有,不可妄自菲薄,自我轻贱。我以为每个人都有慧根,弄明白自己的极限在哪儿,就不会给自己订立遥不可及的人生目标;弄明白你永远无法改变他人,就不会强加三观想要“救赎”他;弄明白世界万物皆有规律常态,就会放下不可一世的自负自恋。当你真正能够做到放下,那么死亡就不值得害怕。
放下了,面对死亡时就是一种欢乐。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死亡又名解脱,是喜悦、光明、奇伟的永生。生命在死亡中得到永恒,却在活着时殒灭夭折。即便2012末日真的来临,要微笑面对死亡!
◆ 末日预言告诉我们什么?
◆ 人类为什么喜欢预言:未来和末日情结
◆ 关于死亡的报告
◆ 2012世界末日来临,你会做什么?和谁在一起?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咨询邮箱:zixun@counseling.com.cn

擅长咨询领域: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基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职场经验; 在婚恋情感、个人成长、学生问题、职场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有较丰富的咨询经验。

擅长咨询领域:1)压力应对:职场压力、升学压力、考试焦虑等已经明显到生活;2)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强迫、失眠、疑病等情绪管理类问题;3)职业规划:自我探索、个人发展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擅长咨询领域:各类神经症(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癔症等)咨询与治疗,恋爱、情感、婚姻等问题的辅导和咨询,子女教育和家庭心理辅导,青少年问题咨询,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创建时间:2011-05-08
创建时间:2011-05-18
创建时间:2011-06-08
创建时间:2011-09-01
创建时间:2011-09-01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10-15
播放:95 评论:0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7-31
播放:66 评论:0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6-15
播放:66 评论:0

类别:林紫心理视频
日期:2011-10-18
播放:54 评论:0

类别:应用心理视频
日期:2011-10-18
播放:3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