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中感知存在
如果不是遇到KIM,李阳的家暴会否见光?
小A不是KIM,她选择了默默承受。第一次遭到黄生打耳光时,还是婚前,为了决定去哪家过春节。看着黄生因为愤怒变形的脸,小A有点犹豫,是否要取消随后的婚礼。但因为怀孕,这丝不满,很快被婚妙的洁白清洗干净了。随后是越来越多的殴打,有一次拳头打在脸上,眼睛肿了半个月;有一次踢到隆起的腹部,使她不住地呻吟。每次打完,小A都会搬回娘家,然后在父母的劝慰,黄生的哀恳下,重归旧好。慢慢的,小A已经“习惯”了争吵后被打一顿,她也以为,日子可以一直这样过下去,但当儿子牛牛三岁时,因为重度抑郁,她住进了医院,随后药物几乎没断过。
她为什么不离开?
尽管一再遭家暴,小A却都没有离开,直到最后进入医院,也还是接受黄生的照顾。她不痛苦吗?只是对这痛苦“视而不见”,慢慢地,甚至忘了被打的事实,即使所有人都忍无可忍,小A却一直在忍……
在痛中感觉“存在”
在小A心目中,父亲的形象一直很模糊。
从记事起,父亲就很少在家,即使在,也很少陪她玩,有时她兴高采烈地“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比如一只纸飞机,一个模型,或者一幅画,父亲却草草地看一眼,然后命令她:一边玩去!有一次,小A在幼儿园里刚学会一首歌,高兴地哼哼起来,爸爸突然恼了脸:不许唱!小A不听,继续唱起来,而且唱得更高兴了。爸爸跑过来,像抓小鸡一样将她抓到房里,找来一根棍子,对着她的屁股狠狠地拍打着。小A疼得哇哇叫,妈妈及时赶来,劝开了爸爸。后来,小A才知道,爸爸那次刚丢掉工作,很不开心。 后来妈妈对小A说,你爸爸脾气就是暴,小时候没少打你!小A却觉得很奇怪,在她记忆里,只有这一次挨打的经历,而且更多的,是因为记得当时学会的那首儿歌。
选择黄生,是因为他看上去很MAN,豪爽慷慨,生活上又能体贴。可是相处不久,小A就觉得他越来越模糊了,不知道他成天在忙什么、想什么。第一次挨打时,虽然理智上她觉得受到侵犯,但在看到他变形面孔那一刻,她似乎瞥见了他的真实,并且内心产生了一种奇怪的连接感:原来,他很在意我!
随后,每次当他的拳头落在身上时,她都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他终于注意到她了!原来,他心里还是有她的!
心理的话:
“你爸爸的脾气就是暴,小时你没少挨他的打!”但奇怪的是,小A记得的却仅有一次,而且是因为那首儿歌。
对于儿时的小A来说,爸爸的暴力,是她无力承受的部分,于是她选择性遗忘,以使自己能顺利成长。这是她儿时的一种保护机制。连同这肉体上的处罚,心理上的疏远,她也一并留在记忆深处,不愿触及。
对于女性来说,父亲代表对男性身份的认同,这种原生家庭的模式会带到现有家庭中。小A和父亲的隔离,使她在男性面前,始终没有存在感,就像电影《被人遗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一样,一辈子所做的,就是让男人感觉到她的存在。对于小A来说,似乎和父亲的联结,正是通过体罚,这也使她和黄生之间,建立了这种模式。在体罚中感觉到“存在”。
宁愿忍受疼痛,也不能忍受被男人“视而不见”。所以,宁愿对家暴的事实“视而不见”,也不愿拆散这种关系。这种选择性遗忘,对儿时的自己来说,也许有利,但对于成人来说,却只会使暴者更暴,弱者更弱,因为黄生,毕竟不是她父亲。对父亲的渴望,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显现。因此,惟有抑郁,让她停止这种模式,心灵得到成长。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咨询邮箱:zixun@counseling.com.cn

擅长咨询领域: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基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职场经验; 在婚恋情感、个人成长、学生问题、职场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有较丰富的咨询经验。

擅长咨询领域:1)压力应对:职场压力、升学压力、考试焦虑等已经明显到生活;2)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强迫、失眠、疑病等情绪管理类问题;3)职业规划:自我探索、个人发展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擅长咨询领域:各类神经症(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癔症等)咨询与治疗,恋爱、情感、婚姻等问题的辅导和咨询,子女教育和家庭心理辅导,青少年问题咨询,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创建时间:2011-05-08
创建时间:2013-11-04
创建时间:2011-05-18
创建时间:2011-06-08
创建时间:2011-09-01

类别:专业心理视频
日期:2013-07-18
播放:603 评论:0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3-28
播放:1386 评论:14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7-31
播放:745 评论:5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6-15
播放:167 评论:10

类别:应用心理视频
日期:2011-10-18
播放:184 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