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各种考试接撞而来,一种紧张与焦虑的氛围也悄然在我们周围蔓延开来,不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都投入了紧张的复习中,那么,除了知识准备?你的心理准备好了吗?你是否有主意到自己的情绪状态?考前准备期间与考试期间过度焦虑,即所谓“考试焦虑”,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状态,也会导致 “发挥失常”。作为学生本人和父母,该如何理解和看待,又应该如何预防和缓解呢?
对此,林紫心理机构的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邵周颖老师认为:焦虑是一种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情绪上的不安,担心和恐惧。通常,当我们需要应对一些困难、挑战,或者在面对一些不确定时,这样的负面情绪比较容易出现。当然,有些时候,焦虑情绪也会通过身体对我们发出信号。例如,我们可能会感觉到心慌,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出冷汗等等。而考前焦虑,顾名思义指的是对于考试,会出现的紧张,担心,害怕等情绪。这样的情绪,不光会出现在学生身上,越来越多的家长,同样也会出现“考试焦虑”。我们也曾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接触到很多个案,如果孩子焦虑情绪较为严重,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比如超过一周的失眠之类,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介入治疗。
对于轻微的“考试焦虑”可以采用缓解考前焦虑的物理性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放松练习,来自父母或朋辈间的鼓励,以及自我暗示的方法,来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缓解。倘若焦虑的情绪已影响到睡眠,那建议在睡前可以做一些微量的运动,出微汗即可,然后也可以喝杯温牛奶,房间内可以放些果皮,果香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如果需要从本质上改善考试焦虑的情况,那就需要对焦虑的具体原因做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我们之所以会因为考试而焦虑,是因为它的结果往往与某些价值观捆绑在一起,换而言之,学生,甚至是家长,很容易因为考试结果的好坏,而被标签化。比如,考得好就会被评价为“好孩子”、“聪明的学生”,家长们会被认为是“教导有方”、“好父母”、“用心”等等。这些标签化的背后,可能是为了满足一部分的心理需求,例如,自我价值感的满足,自我认同的追求。
作为家长,不妨在平时的教育中,更多的强调和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不要单纯的用结果来给孩子贴标签,下判断。即便考试失利了,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笨,不用心。一起分析备考过程中,做得好的,进步的地方,然后再是可以继续改进的点。尽量让孩子体会,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完全取决于所取得的成就,更多的是基于奋斗的程度和过程,而父母的爱也是无条件的,并不会因为孩子是否成功就增加或减少对其的爱护。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在抗压性和自信心上会比较强大,将来的社会的适应性也会比较好。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咨询邮箱:zixun@counseling.com.cn

擅长咨询领域: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基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职场经验; 在婚恋情感、个人成长、学生问题、职场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有较丰富的咨询经验。

擅长咨询领域:1)压力应对:职场压力、升学压力、考试焦虑等已经明显到生活;2)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强迫、失眠、疑病等情绪管理类问题;3)职业规划:自我探索、个人发展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擅长咨询领域:各类神经症(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癔症等)咨询与治疗,恋爱、情感、婚姻等问题的辅导和咨询,子女教育和家庭心理辅导,青少年问题咨询,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创建时间:2011-05-08
创建时间:2013-11-04
创建时间:2011-05-18
创建时间:2011-06-08
创建时间:2011-09-01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9-18
播放:1662 评论:0

类别:专业心理视频
日期:2013-07-18
播放:603 评论:0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3-28
播放:1386 评论:14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7-31
播放:745 评论:5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6-15
播放:167 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