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写金钱剧本
如果想让钱为你打工,先要看你的人生剧本是否有这个负面理念影响自己。试着找出妨碍自己行动的消极理念,然后将其改造为积极理念。
(1)找出消极金钱观念。它从何而来,对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比如,“我不擅长理财”,会让我们错失很多得到财富的机会。
(2)用积极理念代替消极理念。将你积极的理念写下来,比如“我非常善于理财”。想象一下,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那感觉会是什么样的?
(3)强化、细化积极理念。尽量避免使用否定的、消极的词汇,而要用“积极的语言”将这个理念“细化”。
比如,要说“我每个月要存2000元”,而不要说“我不会花钱过度”;比如,不要说“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可以试着说:“我想知道我是否会……”;看到一处中意的房产时,不要说“这么贵,我这辈子也买不起”,而要说“我怎样才能住进这房子”。想象你是一部电影里的主人公,这电影的结局就是你和家人幸福地住在这里,现在你正在往那个结局走去。这样的画面可以激励你。
2,学会树立目标
(1)建立一个合理的目标。合理的目标既非白日梦,也不会太低。好目标就像高强度运动,会让你的柔韧性更好。
(2)要知道安全感的底线。有些焦虑感是不太有现实感的,心理学家张怡筠就见过一个拥有5000万元存款还活得非常焦虑的女人。理财专家认为,如果6个月没有收入,你还能保持良好的生活水准和状态,说明你是足够安全的。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存款(可用现金)+不工作得到的被动收入/月支出=安全期。比如:可用现金20万元+被动收入4000元/月支出2万元=10.2(你的安全期为10个月)
(3)了解其他途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筐里。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渠道不止一个,我们需要了解,除了钱以外,还有什么其他渠道。
3,树立目标BE-DO-HAVE
所有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过程,需要付出。我们可以从3个层次思考和确立目标:
BE:你是谁,你要成为谁;
问自己,如果永远不再工作,我想做什么?如果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时间,我想做什么?如果不用担心金钱,我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如果还有更内在的需要,那是什么?自问的次数越多,你就越能了解,你的目标为什么会如此重要。
DO:你的行为,你做什么;
HAVE:你所拥有的,你拥有什么。
记住,“你要成为谁”和“你做什么”,将决定“你拥有什么”。
4,每天40分钟
曾有人问巴菲特:“你怎么做到比上帝还富有?”巴菲特说:“很简单,原因不在于智商,而是在于习惯,你必须有好习惯。”调查证实了他的说法:有近7成的有钱人,每周花在理财上的时间超过4小时,其中有3成的人更高达14个小时,而一般的人平均每周花在理财上的时间在4个小时以下。
管理学者大前研一告诫我们:这辈子都不要说“我以后要怎样”。想要掌握自己的未来,就从现在开始吧。
9项积极的理财理念:
1.钱在我生命中和健康、人际关系一样重要;
2.我天生就是理财的行家;
3.我应该为未来作计划,终有一天我会得到我想要的生活;
4.我可以让我的钱不断增值;
5.我的人生由我自己创造;
6.理财能改变我的一生;
7.我能够扩展自己有关金钱和理财的知识;
8.我是块“吸钱石”;
9.我的所有付出,都会让我更认可自己。
你作好行动准备了吗?
回答下面6个问题,你只需回答“是”或者“不是”:
1.我能找到理财方法,能够克服前进中的挫折;
2.我发现自己很有计划、很有节制地花钱;
3.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对我没有什么影响,我能有效处理;
4.只要付出努力,我相信能解决任何跟钱有关的难题;
5.面对金钱困境时,我能够保持平静,相信自己的应对能力;
6.当遇到一个经济问题,我能想出好几个解决的办法。
如果你对这6个陈述都回答“是”,意味着你对自己未来的理财能力很自信;
如果没有6个“是”也很正常,这说明你的决心还有待提高。
忧虑:为什么我如此害怕失业?
Jane是一家大公司副总。有次在路上看着一个废弃的小屋,她想:如果有一天我穷困潦倒到街头行乞,这里是个好的藏身之处。她被自己这个念头吓了一跳。Jane的父母是返京知青,因为历史问题一直挣扎于城市底层生活。让Jane深受刺激的是一次她和妈妈拿着麻袋一起在街边用竹竿打榆钱儿去卖钱,被同学看到,那一刻她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妈妈经常咒骂那些“狗眼看人低”的昔日朋友,让她记住“有钱才能堂堂正正做人”。
对Jane而言,金钱已成为一种尊严的象征,早年生活的穷困和妈妈的痛苦激励着她,让她对金钱有一种饥饿感,让她成为工作狂,但在内心深处,她依然是那个被钱所苦的小女孩。“感觉就如同凌晨两点让你穿着单薄的衬衣站在寒冷的屋外。”她说。在现实生活中,她过得非常节俭。“我一直想逃离我的童年,那充满屈辱感的生活,以及让我失望的妈妈。”
她以为成为有钱人就可以远离让她备受煎熬的过去。可现在她明白,一切都是“刻舟求剑”。除非她愿意与过去以及那个曾让她伤心的妈妈和解。
空虚:为什么一失意我就止不住要买东西?
露露从小就是让人艳羡的小公主。因为父母非常有钱,她的衣服总是最漂亮最时髦的,如果你去她家会被她家那个专门的“娃娃屋”深为震撼。小时候郊游,大家都带着爸爸妈妈准备的三明治、饭团和零食,只有她什么都没拿,可是打开钱包,所有人都震惊了——父母给她塞了1000元。糟糕的是,那次我们去的地方是野外,周围几乎没有人家。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她告诉我,离婚与否其实意义不大,因为爸爸妈妈对她来说基本上就是影子,她的每个生日都会收到沉甸甸的红包,里面是越来越多的钱。
长大后,她成了一个对金钱没有任何概念的人。在她遇到伤心、郁闷和紧张时,她就习惯性地跑到商场。即使在失业的时候,她也无法停止买衣服、鞋子……糟糕的是,她父亲的公司倒闭了,她的工作也无法支撑她巨大的生活开支。但她也许没有意识到,如果她内心有一个黑洞,这个黑洞是永远无法用钱填满的。
厌恶:为什么我对金钱这么抵触?
我的朋友小芮,几乎无法容忍谈论任何和钱有关的事情,她找了一个习惯管钱的丈夫,这样她的世界就可以保持安静了。
“我像讨厌细菌一样讨厌钱。”可这个世界什么事情和钱完全没有关系?当她看到同事因为工作努力而被老板提拔、加薪,还加送10天带薪休假,她陷入矛盾之中。
一方面她发现金钱真的可以让人精神焕发,另一方面她又深深为自己居然会在意“物质世界”而自责。这时,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她最爱的爷爷总是被奶奶抱怨“一辈子赚不了钱”,以至于到老了以后非常拮据时,爷爷总是抱着她说“我们家世代簪缨,万般皆下品”。她当时并不太懂爷爷说话的意思,但非常喜欢爷爷那种骄傲的样子。“也许,我将我讨厌的奶奶和金钱画等号了。”小芮这样对我说。
走出金钱迷宫
太多类似的故事。“当我们谈起关于金钱的故事,却总发现它与原生家庭有着或明或暗的紧密连结。”心理学家张怡筠说。
我们用不同方式继承养育者的文化。也有可能你会发现,自己正在成为当年的妈妈,或者努力想摆脱成为当年的妈妈,或者越想摆脱和妈妈越像,在心理学的视野里,这都是一种“联结”。当我们在金钱上投入越来越多的情感和情绪时,当我们不能心平气和地与金钱为友时,往往说明我们还有很多未了的心愿需要化解。
金钱本身是没有温度的,可是握着钱的手却是温暖的。我们之所以那么不肯放弃和金钱纠结的关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还想探寻当年失落的温暖。
但我们是有选择的。如果给你一个选择,你可以怎样让金钱更有温度,不只是用小孩子的方式?小孩子相信,他们一生的温暖的唯一来源来自父母——小孩子的相信是合理的,但是当孩子长大以后,就可以为自己找到更多温暖的途径。
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在金钱上形成自己的智慧,寻求自己的人生方向。
认识你的金钱理念
请将下面的填空题填写完整。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思考,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想法是最真实的。
● 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钱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我能赚更多的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那些有钱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害怕一旦我有了钱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了钱,我可以牺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我想到钱,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应该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金钱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和钱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你填完以上题目后,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回答?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400-098-0708
咨询邮箱:zixun@counseling.com.cn

擅长咨询领域: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基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职场经验; 在婚恋情感、个人成长、学生问题、职场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有较丰富的咨询经验。

擅长咨询领域:1)压力应对:职场压力、升学压力、考试焦虑等已经明显到生活;2)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强迫、失眠、疑病等情绪管理类问题;3)职业规划:自我探索、个人发展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擅长咨询领域:各类神经症(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癔症等)咨询与治疗,恋爱、情感、婚姻等问题的辅导和咨询,子女教育和家庭心理辅导,青少年问题咨询,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创建时间:2011-05-08
创建时间:2013-11-04
创建时间:2011-05-18
创建时间:2011-06-08
创建时间:2011-09-01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9-18
播放:1662 评论:0

类别:专业心理视频
日期:2013-07-18
播放:603 评论:0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3-03-28
播放:1386 评论:14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7-31
播放:3112 评论:9

类别:生活心理视频
日期:2012-06-15
播放:2870 评论:14